*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市司法局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的职能作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法援惠民生为民办实事”专项活动,将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自觉,真正做到解民忧、护民利、保民安、顺民意、纾民困、暖民心,把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里。 发挥“”作用化解百姓纠纷 张某与前妻王某因子女抚养权、抚养费及债权债务等问题引发纠纷。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女方帮助男方偿还债务数十万元,二人协议离婚后,约定孩子抚养权归男方所有,男方每月给女方一定数额的钱款作为偿还债务的补偿。后男方因失去经济来源,无法按期向女方支付补偿金,二人就债务问题及子女抚养权问题产生矛盾。 今年2月,双方矛盾激化,张某便拨打“”求助。案件被转办到河北区矛调中心,根据该案件特点,矛调中心指定河北区司法局牵头承办,区司法局迅速启用人民调解程序。一方面,帮扶小组对张某进行心理疏导和就业指导;另一方面,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从孩子利益着手,对二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劝解他们无论大人之间有什么矛盾,都要保护好孩子免受 。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女方免除男方所欠债务,子女抚养权归女方所有。 在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基础上,区司法局协调河北区人民法院,仅用2小时,就为二人办理了人民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及子女抚养权变更手续。至此,困扰双方多日的矛盾纠纷终于顺利解决。 除了在线上答疑解惑,“”还在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现场法律服务点,接受群众的现场咨询。 河西区司法局天塔司法所里,一间办公室门口摆放着一张桌子和几把椅子,这里便是值班律师为群众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地方。天塔司法所每周固定时间向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如果咨询需求量大,还可以增加场次。 白菲是这里的一名值班律师。曾有一位老人因房产问题找到白菲,但老人的诉求通过法律途径很难解决,白菲发现,老人的问题不在房子本身,而是对儿子的不孝感到不满。于是,她千方百计帮老人打开心结。老人提出想订立遗嘱,白菲就帮他逐字逐句地修改完善,让遗嘱表述更加清晰、明确,并嘱咐老人要多留几份,放在不同的人手里,老人最终满意而归。 今年以来,“”热线的接听量逐年上升,工作日的呼入量为日均千次左右,热线总体坐席接通率在96%以上,热线服务满意率基本在98%以上。 扩大法援范围开通“绿色通道” 市司法局扩大法律援助范围,降低对低收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法律援助门槛。为特殊群体提供就近、少跑、优先等针对性服务,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开通“绿色通道”,切实降低维权成本,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对案件实行全流程监管,提高规范化水平。 本市法律援助机构依托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区和街道(镇)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村居委会法律援助便民联系点和“”公共法律服务热线作用,方便老年人、残疾人就近获得法律援助。 河东区、南开区根据实际需要,在区老龄委、法院、看守所、妇联、残联、检察院、人武部等机构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由区法援中心派驻值班律师为诉讼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为困难群众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法律援助带来的温暖。和平区、蓟州区法律援助中心不断深化便民措施,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为其提供优质、高效、贴心的法律服务。 今年4月,家住和平区的刘女士家中发生继承纠纷需要解决,但因丈夫精神残疾,无法办理任何手续,为此刘女士向和平区司法局寻求法律援助。为解决刘女士一家的法律困扰,和平区司法局当天安排律师为刘女士一家提供上门法律服务,全程免费为刘女士办理相关法律事宜、解决法律问题。 东丽区法律援助中心全面提速法律援助服务,对于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申请材料齐全的,将审批时间由原定的3个工作日内做出是否援助决定缩短为2个工作日。同时,为特殊群体开辟维权绿色通道;针对特急案件,1天内完成法律援助受理流程。 今年3月,当事人王某因对一审法院判决结果不服,想提出上诉,来到东丽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了解其经济情况、案由均符合法律援助条件,东丽区法律援助中心立即为其开辟绿色通道,指派律师提前介入代书上诉状,并及时送交法院,而后补办法律援助申请手续,帮助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成功立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