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1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本文来源:半岛晨报」

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宣传活动主题为“生命至上终结艾滋健康平等”,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我市共设有33个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点,目前共有家艾滋病初筛实验室,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HIV抗体检测万余人次。

积极探索艾滋病防治工作创新模式

近年来,我市通过*策倡导,大力开展疫情监测,积极推行行为干预措施及母婴阻断等工作措施,全市艾滋病防控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目前已形成“*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格局。通过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病例随访管理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随访管理模式探索,“疾控-定点医疗机构-感染者组织”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有力推进了全市防艾工作落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疾控-定点医疗机构-感染者组织”在保障HIV感染者抗病*治疗药物可及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这也是三位一体模式的成功探索。

不断扩大咨询、检测覆盖面

扩大咨询检测覆盖面,动员主动检测,是实现“三个90%”防治目标(即经过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达到90%,符合治疗条件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治疗达到90%,治疗成功率达到90%)的首要手段。为进一步推动艾滋病咨询检测工作,国家新发布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指南(版)》,突出新的防治形势下对VCT的新要求,增加了梅*检测、丙肝检测等延伸服务内容。我市除为求询者提供免费的艾滋病咨询检测外,还将提供免费的梅*和丙肝咨询检测服务。结合社会组织线上线下宣传,外展干预和同伴教育等机会对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开展动员检测,促进转介服务。据了解,我市共设有33个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点,分别设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辖区的1所妇幼保健机构和1所指定医疗机构。建议曾有过高危性行为史、共用注射器吸*史、接受过不安全输血或注射的人主动前来咨询检测。全市艾滋病初筛实验室从77家增加到目前的家,基本涵盖了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各级疾控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进一步健全了实验室网络。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HIV抗体检测万余人次。此外,我市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策要求,控制艾滋病经血液传播,并在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为孕妇在产前提供一次免费HIV抗体筛查检测,为感染艾滋病病*的孕妇提供免费的母婴阻断服务。

推行“发现即治疗”*策

艾滋病目前是可以治疗的慢性传染病,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是我市艾滋医院。艾滋病“早发现早治疗”策略,已经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尽早接受规范的抗病*治疗,可以获得更长的寿命和更健康的身体,修复机体受损的免疫功能并保持正常状态,减少或避免机会性感染和部分肿瘤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同时也将基本消除新生儿感染HIV,保护HIV感染者的性伴侣免受感染,减少非艾滋病相关疾病。抗病*治疗必须保证患者有良好的依从性,漏服、或不按时服药、或擅自停药都会导致耐药产生,致使抗病*治疗失败。按照目前国家的治疗标准,对所有常住我市的艾滋病病*感染者和病人,在知情同意并做好充分治疗咨询前提下,均提供免费的抗病*治疗,即推行“发现即治疗”*策,这一举措能够提高感染者的免费抗病*治疗覆盖面,并在惠及更多患者的同时,也将对普通大众起到类似“疫苗免疫屏障”的作用,避免或降低艾滋病的再传播。

提醒:

暴露后预防不能替代安全性行为,洁身自好最有效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建议有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的重点人群进行暴露后预防。发生暴露后,可以使用暴露后预防用药。暴露后预防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的风险。大连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可以提供暴露后预防用药服务。需要注意的是,暴露后预防用药最好在暴露后2小时内服用,原则上不超过暴露后72小时;须每日按时服药,连续服药28天,如有漏服,则保护作用将会减低;暴露后预防用药不是%有效避免感染艾滋病,应结合其他预防措施(使用安全套等),以最大程度降低HIV传播的风险。半岛晨报、39度视频记者*凤桐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345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