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文章/ 前些天,我和朋友说我最近很焦虑,失眠得厉害,朋友迟疑了片刻,想说不敢说的样子, 说“你不是心理咨询专业的吗?你也会焦虑和失眠?” 我听了一愣,难不成我学了心理咨询专业,就没有烦恼了?如果真有这种“忘忧水”般的专业,那不所有人都来学了? 其实,就像邮递人员不能投递自己的邮件,因为账单可能永远不会被送达,自己给自己做“心理咨询”很有可能会缺少客观性,而导致心理咨询缺乏有效性。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不能和熟人做咨询的原因,因为缺少了客观性。 心理咨询师看来访者的时候是先看到这个人,再看到问题;心理咨询师也一样,先是一个真实的人,再是咨询师的身份。很多心理咨询师自己也有心理咨询师,一是体验在来访者角度做咨询的感受,二是解决个人问题,这样在和来访者做咨询的时候,可以更加有能力保持专业,摒弃偏见。 同时,有的时候只有自己经历过一些事情和挣扎,才有可能更好地共情和理解来访者。现在非常流行的辨证行为疗法DBT(一开始主要用于治疗边缘型人格障碍,现在应用范围很广)的创始人Dr.MarshaLinehan自己就曾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后来站在“患者”的角度发明了DBT,并且被证明确实有效。 再好的医生也有治不了的疾病,有些心理问题本身也是无解,除了倾听,共情,几乎没有“解决问题”的方式。比如江歌事件中的江歌妈妈,她活着的信念就是想要让那些导致她女儿死亡的人受到惩罚,这就是她现在生命的意义。但是她每天依旧很痛苦,如果她去心理咨询,或许她可以有一个安全发泄的环境,让她得到一定支持,但是没有办法让她停止悲伤。 其实现在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感到焦虑。有些人焦虑疫情,担心自己会被感染并且影响周围的人;有些人焦虑工作,担心下一个被裁员的就是自己,感觉无形中总有一个千斤顶压着自己;有些人担心身体,总感觉身体不舒服,但是好像又没有具体的原因;有些人担心这个世界,觉得这个世界病了;有些人担心担心本身,觉得自己怎么会这么消极。 那你或许会想,学习心理咨询专业除了助人,能给自身带来什么益处吗?答案肯定是有的。心理咨询专业让我比非专业的人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识别自己的情绪并且做出积极地调整,此外,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我知道很多放松和解压的方式。比如说,当我意识到我可能进入思维漩涡的时候,我会尝试不要评价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然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且试图从积极的方向想问题,如果感觉还是压力山大,我可能会去做一个冥想放松训练,我有时候也会问自己,如果我遇到像自己这样的来访者会说什么做什么,这个思维方式通常对我很有效。 所以下次不要再问心理咨询专业的学生或者心理咨询师他们有没有自己的烦恼了,答案一定是,有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