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公益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9994023356023855&wfr=spider&for=pc某网络咨询平台出炉的“年心理咨询行业报告”显示:就来访者喜欢的咨询方式而言,在被调查的多名来访者中,有86.1%的人选择了语音咨询,7.2%的人选择了视频咨询,只有6.7%的人选择了面对面的咨询。作为这个时代的咨询师,如果想更好地在心理咨询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希望通过咨询生存得更好,做好网络咨询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网络咨询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首次咨询,如果第一次咨询让来访者感觉无效,对他没有一点帮助,来访者立即就会做出结束咨询的决定。所以如何让首次咨询变得有效就尤为重要了。弄清楚来访者的求助类型随着咨询个案的不断累积,我们逐渐会对来访者开始有了分类认同,对不同的来访者做相应的归类。不同类型的来访者对其求助目标的认识程度,内在改变动力不同,针对这些不同我们会形成类似的解决方案或计划,从而在咨询中能轻松应对。通常我会将来访者分成游客型、抱怨型和消费型三类。●游客型的来访者通常是由别人建议或要求才来做咨询的人,他们不清楚自己的咨询目标是什么,也没有多少咨询动力。●抱怨型的来访者因为现实的冲突而寻求咨询,但对问题的责任都做外归因,认为自己的现状都是别人造成的,所以很希望找到办法去改变对方。因此,此类来访者看似动力很足,但目标指向外在。●消费型的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有一定的认识,愿意通过自我改变让情况好转,他们对咨询目标有一定的自我见解,但也能较好地与咨询师一起探讨,有充足咨询动力。想知道来访者属于什么类型只需在咨询开始时询问“是什么让你来我这里接受咨询的”的问题,游客型会说“我妈给我预约了,我就来了”;抱怨型会说“我孩子非常不听话,整天玩游戏,看手机,跟我顶嘴……”消费型会说:“我最近总是高兴不起来,有时还失眠,能不能通过咨询让我好起来……”当遇上游客型或抱怨型时,我们很多时候会第一时间站在咨询师的高度告诉来访者:接受咨询是很重要的,自我的改变才是起决定作用的,试图说服来访者接受咨询或做出改变。在网络咨询中这样做往往只会让咨访双方产生隔阂,难以建立信任关系从而失去彼此。因此,我更希望通过首次咨询将这两种类型转化为第三类。当开始给游客型来访者做咨询时,必须跟他们站在同一战线,聊来访者感兴趣的主题,对来访者多一些尊重、赞美和鼓励。当开始给抱怨型来访者咨询时,我需要更多耐心和爱去倾听和理解他们的抱怨,安抚受伤的心灵,通过分析抱怨背后的需求和希望让他们领悟到改变的关键所在。对于消费型的来访者我则积极对待,让他们在第一次咨询就体会到我们是真的可以和其一同面对困境的人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搞清楚来访者求助行为类型—事件型、症状型还是情绪型(注:此分类为阳光易德心理科学研究院提出)。事件型来访者需要解决的不是事件带来的负面情绪,而是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评估人、事、物各种资源,和来访者一起制订新的行动计划。症状型来访者需要探讨症状背后的原因,针对原因提供可行性解决方案,同时在咨询第一次让其体验症状适度减轻的感受。而情绪型来访者关键在于缓解当时提及的负面情绪。适当放宽设置,以来访者的诉求为中心在我的咨询经历中逐渐发现为了让首次网络咨询更有效,有时我们不得不适当放宽咨询设置,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初步访谈的设置和咨询时间的设置。就初步访谈而言,传统的面询认为:在咨询的初步阶段,咨询主要任务一方面是了解来访者的疾病史、个人生活史等信息,进行心理评估;另一方面是让来访者了解心理咨询的流程、权利、义务以及咨询的原理,了解咨询师,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在网络咨询盛行的眼下,如果我们在第一次咨询花太多时间去做上面的任务,可能访者会有被忽视的感觉。因为他们更希望解决眼下的困惑,处理当下的情绪,得到更多的支持和理解。特别对于一些情绪型的来访者,如果其负面情绪还没得到适当的宣泄咨询就结了,他们会视为本次咨询无效。所以,在网络的首次咨询有时不得不打破常规,适当延时是必要的。对这些设置做适当的调整,从某种意义而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来访者的心理诉求,这似乎又和传统咨询强调以来访者为中心有所矛盾,因为以人为中心强调心理咨询是要解决人的问题,而不是问题本身。咨询师主要是帮其创造环境,并且相信来访者自己有潜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其实两者并不矛盾,人的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程,只有首次网络咨询让来访者感受到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57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