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原文来源于临床心理Dr刘亮,作者刘亮博士 文/编辑:刘亮 近些年我除了看病人、做咨询和搞教学以外,一直在做心理咨询起效因素方面的研究。新年第一篇文章,咱就以“通俗科研”的态度,来梳理一下哪些因素能造就成功的心理咨询。 今天我要讲的,是一个成功的心理咨询从开始到结束的故事。 01 咨询开始前 来访者是什么样的人? 这么说吧,一个人在接受心理咨询之前,ta的某些个人特点可能就已经决定了ta将要接受的咨询在多大概率上会成功。这些特点涉及学历、年龄、职业、性格、病情严重程度等诸多方面。 学历方面,高中和本科学历的来访者对咨询更容易满意,那些学历很高(硕士、博士)或比较低(初中以下)的人做咨询的效果却比较一般。可能的解释是,学历太高的人比较“自恋”,对自己认定的道理或者行为方式比较坚持,不太容易接受咨询的影响。而反过来,学历比较低的人不一定能理解和跟上心理咨询的节奏。所以,心理咨询才会更青睐学历“不上不下”的人。 年龄上,我们发现中年人(≥45岁)的心理咨询效果一般比较差,他们可能会比较固执于自己原本的人生经验和骄傲,不太愿意接受心理咨询,不太容易被影响,也不太情愿改变。有点“人到中年油腻腻,除了肚子和发量会变,其他咱啥都不想变”的倔强。所以,如果你是咨询师,发现和很多青少年的父母们做咨询时刚他们很难改变,不必过于自责,因为这就是正常现象。 反倒是孩子们和年轻人,只要他们愿意参加咨询,接纳了咨询师,一般改变起来都很快。所以,当你刚开始和孩子们做咨询感觉有些不顺时,别泄气,再耐心一些,因为一旦他们决定改变,变得都很快。 职业上,我们发现医务工作者、理工科从业者心理咨询效果相对不太理想。这个可能和他们一直接受自然科学思想熏陶有关。众所周知,心理咨询讲情感、讲体验、讲温情,这种“软绵绵、粘乎乎”和“虚”的思维方式,跟自然科学强调的讲数据、讲证据的“硬”风格明显不搭配,可能会让一些医务人员和理工科从业者对心理咨询缺乏信任。 人格方面,那些平时思维方式比较活络,有弹性,更愿意接受别人影响的人,心理咨询效果比较好。反过来那些极端、刻板,情绪不太稳定,过度自恋的人,心理咨询对他们的效果就不太理想了。 病情方面,那些焦虑、抑郁症状比较轻的人,咨询效果比较好。这其实很好理解,“病得越轻,越好医”。一个有意思的事情是,对于抑郁症患者而言,那些合并焦虑症状的人咨询效果反而更好,这可能是因为焦虑的患者会更迫切地想要改变。 咨询师是啥样? 咨询师的人格特征和专业能力也是决定心理咨询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从既往文献里提炼了来访者用来描述“理想”咨询师的关键词,包括:善于倾听、耐心、温暖、有亲和力、热情、有创造力、幽默、细致、真实、专业敏锐、共情、能整理复杂信息、理论功底深厚、医学背景、表达清晰。 各位可以对照上述词语,看看你的咨询师,或者你自己作为咨询师,哪些关键词是对得上的。越多越好。 其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更喜欢真实且不“装”的咨询师。“你要跟我谈某件事,就事论事地谈,别拐弯抹角,别想着用你们那一套高深的理论来PUA我”,这是青少年的普遍心态。 二是整理复杂信息的能力,就是咨询师要能够在来访者讲的大量混乱的内容里抽丝剥茧,找出主线和关键信息,然后反馈给来访者。这个就要求咨询师多少要具备一些理工科的信息分类、逻辑串联和总结重点的能力。所以,要当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师,只有倾听、温暖和共情显然不够,还是需要有敏锐的“线性思维”的。 三是语言操控能力,也就是咨询师能不能用最简洁易懂的话语,把自己最想表达的核心内容讲清楚。如果我们去观察那些成功的心理咨询,会发现咨询师的话其实都不多,往往简单的几句话,就把想讲的讲清楚,把该问的问到点了。 这一点还真需要反复磨炼,记得我自己刚开始做心理咨询时,就是把自己做的咨询录像和录音反复听、反复看,不断地想同样一句话怎么说更简洁、更通俗、更直击重点。半开玩笑地讲,学做咨询师有时候有点像学写作文,我们得学习怎么样操控自己的语言。 来访者职业、教育程度、性别,咨询地点,咨询方式,理论取向对咨询满意度的影响(Yaoetal.,) 02 咨询怎么预约和安排,也会影响效果 这一点指心理咨询预约流程和设置,包括:怎么预约咨询、你在哪里接受咨询、每次咨询的时长、咨询频率和间隔,咨询收费等。 首先,过于复杂的预约流程很容易让来访者失去耐心,比如要填一大堆登记表格,预约电话半天打不通,咨询的地方过于难找等。特别是预约登记表格,有的机构喜欢让来访者在正式咨询前填一大堆心理测验和问卷,非常消耗,大可不必。 关于咨询地点,医院、社会心理机构接受咨询的来访者普遍觉得咨询效果更好,而那些在社会公益机构接受免费咨询的人反倒觉得效果一般。医院这一类“公家单位”相对更加信任,医院和社会机构的医生、咨询师经验更加丰富有关。也可能,医院和社会机构中来访者需要支付咨询费,这样他们会对咨询更加重视,主动改变的动力更强,在咨询中也更加专注。所以,免费的午餐不一定是最合适的。 但是,如果咨询收费远超过来访者的经济承受能力,也会起副作用。Stanley等也提出,在心理咨询收费中适当加入打折机制(discountedfees)可以间接提高来访满意度。 咨询时长方面,一次咨询控制在50-分钟似乎是比较合适的,其中家庭治疗可以长一些,但最长也不宜超过分钟,否则咨询师和来访者体力不支,注意力下降,反而效果不佳。 至于咨询频率和间隔,不同流派和研究并没有统一定论。有的主张最低要一周一次,甚至一周2-3次咨询,有的则认为咨询频率不能太高,2-4周一次即可。只能这么说,如果咨询师拿不定注意,那就需要和来访者就咨询频率进行讨论,而不宜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来访者。 03 咨询中 你和咨询师聊不聊得来? 在心理咨询界有一点是所有学者和流派都认可的:咨询师和来访之间支持性的、彼此信任的、合作性的咨询关系是影响咨询效果最重要的因素。 也就是,对于来访者而言,“我信不信任这个咨询师”许多时候比“ta的背景如何”更重要。 有趣的是,我们发现:除了咨询师表现出的耐心、温暖、专注、接纳、稳定、敏锐对咨询关系建立大有裨益之外,年龄、兴趣、文化背景等方面和来访者比较接近的咨询师,在相同条件下更容易获得来访者的信任。 话句话说,心理咨询就像交朋友和找对象,除了讲究咨询师的专业“硬实力”之外,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门当户对”,有眼缘、聊得来也很重要。 所以,我们常说做心理咨询师不容易!你不仅要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宽广的见识、丰富的知识储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广泛的兴趣,这样你才能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灵*,才能“见人说人话,见*说*话”,才能和各行各业的来访者都聊得起来。 拿我自己为例,平时我打游戏、看漫画、搜集手办、看电影、追剧、看娱乐八卦、看球、运动、看历史、读小说,可以说是“五*俱全”,所以我和大部分不同背景的来访者(包括青少年)多少都能聊上几句。 借用某部电影里讲到的,“什么都略懂一点,生活(咨询)更多彩一些”。 治疗师的套路和技术 这一点主要指咨询师采用的心理咨询理论流派、专业治疗方法和技术。 既往研究的一个有趣的发现是:相对精神分析治疗,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和人本主义治疗的来访者对治疗满意度更高,治疗副反应(sideeffect)更少。 这个结果其实不好解释,有可能跟精神分析本身做的科研少,可以用来支撑自己身有效性的“选票”不多有关。也有可能是因为有咨询师太犀利,分析得太直接,让被来访者觉得不舒服。也有可能是因为精神分析比较讲究对童年创伤的“刨根问底”,这会让不少来访者重新体验当年的痛苦。 而家庭治疗和人本相对比较资源取向和温暖,认知行为比较讲究实用性,而接受调查者大部分是在咨询结束后不久填的反馈。说不定经过多年以后,来访者会在某个场景下,或者在经历某件事后意识到“当年咨询师那句犀利的点评其实很正确”。 所以,这个研究结果并不能说明不同流派孰优孰劣。 而在咨询技术和方法上,大部分来访者觉得咨询师给他们最有用的帮助不是讲道理,而是在他们迷惑、混乱时犹如拨云见日一般的,极具启发性的提问。比如,家长和孩子每次不管谈什么,最后都会以翻旧账、相互人格攻击的方式收场。此时咨询师如果能注意到家庭这种重复的行为模式,然后通过提问提醒他们去思考和改变,效果其实更好。 同时,既往研究中提到的有用的循环提问、家庭作业、可视化技术(绘画、家庭格盘、家庭雕塑、沙盘、oh卡、家谱图)、正念、冥想、隐喻、反馈、改释、阐释、认可、促进情绪表达、处理现实事宜等,在此不再一一详述了。 有意思的是,我们的研究发现对于中国来访者来说,只是得到来自咨询师的理解、接纳和启发思考是不够的,他们更渴望咨询师可以就他们面临的具体现实困扰多做一些讨论,多给一些实用建议,多传授一些技巧。比如,怎样在被同学欺负时更坚定一致地表达和保护自己,怎么处理和老板的冲突,在和孩子交流时同样一句话怎么说更有效,怎么样更有技巧地“怼”那些不怀好意的人。 所以,在中国做心理咨询师,注定要多学、多看、多记、多行,这样你的“工具箱”才会用足够的储备,可以用来支持来访者。 所以一会儿看完这篇文章后,不妨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