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诚信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80504/6213655.html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人社部开展“山寨职业证书”专项治理

3月16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开展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面向社会开展的与技能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的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进行专项治理。

《通知》指出,近段时间以来,一些机构和单位以新职业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等名义随意举办培训、评价、发证活动,乱收费、滥发证;一些机构和单位虚假或夸大宣传,甚至假冒权威机构名义组织培训、评价、颁发证书等,社会对此反映强烈。

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诚信和经济社会秩序,保障国家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体系规范运行,人社部自3月起对技术技能类“山寨证书”进行专项治理。

四类违规情况请注意甄别

是否存在违规使用有关字样和标识等情况。是否违规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和“职业资格”“岗位合格(凭证)”“专业技术职务”等字样;是否违规使用国徽、*府部门徽标等标识,以及与上述相关或易产生歧义和误导的字样、图案或水印;是否违规使用本机构以外其他部门或单位的标识等。

是否存在虚假或夸大宣传等情况。有无假借行*机关名义或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中华”“国家”“全国”“×××部”“原×××部”和“包过”等字样进行培训评价发证活动宣传等。

是否存在违规培训、违规收费等情况。是否存在超出办学许可范围开展培训;是否存在无办学许可证开展培训;是否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是否存在非法颁发或者伪造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甚至不培训(评价)或培训(评价)走过场直接发证;是否存在恶意终止培训、抽逃资金等。

是否存在故意混淆概念、误导社会的炒作和涉嫌欺骗欺诈等其他违法违规情况。

违纪违规“黑名单”即将上线

3月—4月,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对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面向社会开展的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进行全面自查。

4月—6月,人社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媒体报道和群众投诉举报集中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处理。

7月开始,在专项治理基础上,建立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黑名单”制度,将违纪违规培训机构和评价机构纳入“黑名单”。此后,对技术技能类培训评价发证活动实行常态化管理。

(整理来源:人社部网站)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新职业让不少劳动者“心动”,希望学习相关技能“持证上岗”。年以来,人社部已经发布了4批、56个新职业。然而,由于新职业尚缺乏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机制,一些培训机构利用劳动者希望“一证傍身”的心理“乘虚而入”,不仅培训质量参差不齐,证书含金量也难以辨别。

培训内容、收费标准各不同

今年1月,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一尚未获得“正式身份”的新职业也成为考证市场的热门。

记者顺着一条弹窗广告,联系了一家考证机构。

客服表示,“证书由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颁发,是国家承认的从业资格证书。”咨询中,对方反复催促记者报名,“现在通过两门笔试就能下证。”

该机构共推出两种班型,均为线上教学。初级班费用为5天元,课程包括“原生家庭”“亲子教育”等板块,高级班为7天元,增加名师答疑环节。当问及证书通过率,客服“底气十足”,“考前会划定复习范围,必要时还可代考。”

而记者咨询另一家同是由国家人事人才培训网发证的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机构获悉,培训费为元,另需考试费和认证费各元。培训内容与前一家机构也不一致,“我们更专注于孩子的注意力管理,能迅速提升学习成绩。”

证书含金量存疑

面对五花八门的证书,劳动者时常“挑花了眼”。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碳排放管理员考证的投诉共有71条,高频词是“虚假宣传”,投诉理由有“证书含金量极低,不受市场认可”“声称可介绍兼职、挂靠却未兑现”,还有维权者表示,机构收完钱就失联。

同样是年人社部公布的新职业,整理收纳师的培训市场也很火热。

决定入行后,90后女孩蔡文静报了一个价值元的考证班,却感觉中了圈套。

“讲的都是过时的技巧,例如器皿要按‘里高外低’摆放,我对上门服务、空间规划还是一头雾水。”更让她气愤的是,协议上写明,证书由省家*协会联合认证,结果只是请协会的老师讲了一堂课。

学员屡遭“退款难”

“机构说证书可以挂靠,一年8万元至10万元的收入会一次性到账,只要参加在线无忧班课程就可以一次性通过考试,不过全额退款”。听到培训机构“诱人”的宣传,年8月,来自四川的张女士先交了元用于“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花费元报名了一级消防工程师培训课程。

年9月,某公司工作人员联系到张女士,告诉她不符合报考条件,培训机构委托其为张女士代报名,需要张女士额外交1元的辅助报名费。

“我以为‘审核通过’就是有资格报名了,现在才知道我不符合报名条件,要制造假的学历、假的工作单位”。不再想报名的张女士联系工作人员商讨退费,而工作人员有的称离职,有的不再回复信息。经投诉后,机构的处理方案是扣除违约金、教材加平台使用费、1个月课时费等共计元,可以给张女士退款元。对此方案,张女士表示难以接受。

悄悄混入的“培训贷”

“报考条件免费测,备考资料限时送!”以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消防工程师等作为关键词搜索后,出现的网站不少会以“测试报名资格”“接收考试提醒”等为由让学员填写姓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随后便会有人主动联系介绍课程。

此外,动辄上万元的培训报名费用使一些学员陷入“培训贷”的困扰,有时面临“一边向机构申请退款,一边继续向第三方机构偿还贷款”的窘境。根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 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然而,一些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往往罔顾学员身份,推销分期付款,甚至教在校大学生如何伪装身份通过审批。

“交了钱才发现承诺的直播课程都是录播,还要升级成VIP班才能包过”。还有一些学员表示,课程质量与预期不符,升级后课程质量仍不尽如人意。

兼职挂靠成为报名噱头

“某消防安保工程有限公司,兼职报价5.8万元”“某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兼职报价4.3万元”……据了解,“拿到职业资格证后可以兼职挂靠”是吸引学员报名职业培训的一大噱头,许多学员奔着通过挂靠增加收入而报名。

至于如何实现挂靠,有的机构在协议中注明“为学员推荐工作单位,并保证年薪酬总计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有的机构称“我们负责帮您挂靠,考完后会 时间给您安排挂证单位”。可当学员取得证书后,往往发现这是培训机构“画大饼”,想要“挂证”却没有那么容易。

盗用国家品牌却仅发培训证书

“还在花钱考碳排放管理师吗?现在可以免费学,仅限两百名,考过可领取0元到元补贴,不限学历不限专业,市场紧缺人才。赶紧点击下方链接报名吧!”这是记者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的一条碳排放管理师报考广告。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并没有“碳排放管理师”职业,只有年3月纳入职业分类大典的“碳排放管理员”。但随着“双碳*策”的推行,碳排放管理师相关证书在各大社交媒体火热起来,相关的培训机构也鱼龙混杂。

有不少考生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投诉称,一些培训机构在推广“碳排放管理师”培训课程时,宣称考试包过、一次性考取高级证书、拿证后可兼职可全职,甚至还会给出“考取证书可获数万元挂靠费”的承诺,然后在考生交完费或参加完考试后失联。

中国国家培训网发布声明称,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开展“碳排放”相关培训,在进行网络媒体宣传时盗用“中国国家培训网”名称和品牌,在学员报名群夸大证书效力为上岗必备等不实宣传内容。参加培训颁发的是《培训证书》,并非上岗必备证书或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请广大网友和参训学员仔细甄别,注意防范,以免被骗。

(来源:工人日报陈曦、时斓娜;法治日报韩丹东、关楚瑜)

别让“考证乱象”损害新职业形象和前景

一种新职业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从业者须有“货真价实”的职业技能,从业者想要持有业界职业证书,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并通过相对严格的职业考试。即新职业只有规范化才能可持续发展。而新职业培训一旦出现类似于“卖证”“买证”,市场对新职业的认可度无疑会降低,导致其发展前景堪忧。

无论从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角度,还是从维护新职业形象角度,或是从规范职业培训市场而言,都应该对“考证乱象”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比如,规范新职业培训。虽然人才评价权放归市场,但市场乱象丛生时,“守夜人”该出手时应出手,对广告宣传、培训内容、证书等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规范管理。

其中,对违法侵权行为要依法打击,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例如,新职业培训机构广告违反《广告法》的,应该依法查处。对劳动者构成诈骗的,应依据《刑法》追责。作为劳动者如果想从事新职业,别想着混个证书“躺赚”挂靠费,而是要真正掌握新职业所需的技能,并且擦亮眼睛看待新职业培训。

(来源:羊城晚报金羊网冯海宁)

本期编辑:刘小燕程莉莉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29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