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2/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作者

黎响

编辑

张罐子

责编

陈沉沉

前段时间,看到一位读者留言:

即将步入中年,感到很无力,觉得自己一直在原地踏步。

生活中没活力,工作上没晋升,自己却越来越焦虑,不知如何是好。

总结下来,就是感觉人生没法继续向上了。

这样的困境,并不少见。

尤其是临近中年,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人生发展达到了瓶颈。

这是因为,他们被无形的「限制器」所控制了。

而要实现人生的第二次成长,就要看到,并且尝试突破这个「限制器」。

「系统一」,人类天生的限制器

生而为人,我们会有非常多「限制器」。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思考,快与慢》中,提过一个理论:

人的大脑思考依靠两个系统,分别是「系统一」和「系统二」。

「系统一」是人类上万年来进化的结果,它代表着人的本能,也就是前面说的「限制器」。

它并不是一个缺点,而是人类为了趋利避害,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例如,食物腐烂变成灰绿色,我们会本能地排斥;

听到巨响,我们会突然心跳加速,为逃跑做准备;

大型车开过,我们会下意识远离几步,避免受伤。

可以说,「系统一」时刻在后台运作,处理人每天面临的大多数信息,并及时作出反映。

它的好处是低功耗。

因为一切东西都形成了模式,只要识别就能触发行为,不需要主动思考。

但同时,局限的地方也出现了。

它会潜移默化一些“该做”和“不该做”的事,为每个人构筑了一个「限制器」。

原因在于,「系统一」的3个特性。

特性一:擅长自动判断,很少进一步思考。

好比一个人看到一块超过身高的石头,大脑会自动预测并输出结论——自己不可能抬起来。

「系统一」能快速收集信息,加工后得出结论:

我的潜能在某个范围之内,超出这个范围的,就不必去考虑了。

例如,有人想学钢琴,但可能会自动作出判断——自己手笨,又不是从小就开始学,不可能学会。

但我们很少会去想,学钢琴确实很难,但只是学一些简单流行歌曲,反复练习还是有很大可能学会的。

这是因为,我们的「系统一」并不擅长做进一步的思考。

特性二:喜欢用过去的经验指导现在的行为。

如果过往的经历,给人一种负面感受或是直接 ,那么他通常会避免再次经历类似的事情。

例如,有人小时候发言,被同学嘲笑或被老师打击过。

因为感到耻辱,便再也不敢公开演讲。

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自我限制。

在《火箭科学家是如何思考问题》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宗教团体做集体冥想时,有一只猫总打扰大家。

于是,师傅会先把猫绑起来,再组织大家开始冥想。

师傅去世后,大家还是按着规矩,冥想之前先绑猫。

但某一天,大家陷入了恐慌——猫去世了。

“没有了猫,我们还怎么做冥想?”

弟子们早已不知道当初为什么要绑猫,他们只是把这当作进入冥想状态的必要条件。

这是一个啼笑皆非的故事,却也透露出一个真相:

人们被过去限制了,但过去的经验,却不一定适用于现在。

然而,这种自我限制的情况,却成为了自动的选择。

特性三:有可得性偏差。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某些信息更熟悉,就会高估它发生的可能。

在生活中,很多人会用身边发生的故事来限制自己。

一个人想创业,但因为听到很多创业失败的经历,他觉得自己也会失败,便不再想创业这件事。

有的人工作比较稳定,但裁员潮发生后,也会担忧自己会被裁,于是放弃很多本可以的尝试。

有的人因为父母曾经离婚,就觉得自己不能经营好一段关系,坚信自己不可能幸福。

不得不承认,以上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但并不一定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而一旦我们认可这些,给自己加上了限制,就会失去很多可能性。

「系统二」:如何突破「限制器」

按照丹尼尔的说法,「系统一」有诸多缺陷,会限制人的发展,因此需要多动用「系统二」——理性思考。

并不是说理性思考就是那套万能的陈旧说辞。

而是我们得先看到「系统一」的限制,不要被吓倒,然后转向「系统二」的思维,去思考:

虽然我有这些局限和恐惧,但有没有办法去突破它。

这是一个从感受到思考的转型。

例如,有的人觉得自己在做公众演讲时会忘词,会被听众取笑。

「系统一」为保护他不受到这些负面的影响,会自动封装一条口令:不要去做公众演讲。

但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路,用理性的、像解数学题的方式,去看这个问题:我要如何才能做出一次公众演讲呢?

原来是面对汹涌的感受:“我不行不行了”;

现在是面对一个难题:“我该如何解决它”。

有的人可能会想:我最害怕的是忘词,丢脸死了。

针对这个问题, 的方法并不难想出来——写逐字稿,不断背诵并练习。

这时可以问问自己:我可以写下字的逐字稿吗?我愿意每天花半小时练习吗?

当我们的「系统二」开始思考,「系统一」所造成的「限制器」,就被打开了。

「限制器」试图让我们相信自己做不了什么,

但「系统二」在引导我们去思考,怎么样才能做出来。

当人们绕过了「限制器」之后,就会发现,原来自己的能力或潜能,能带来令人惊讶的进步。

曾奇峰老师分享过一个故事:

一对咨询师夫妇找了一个保姆,让她照顾家里。

后来他们发现保姆工作量不饱和,女咨询师提议,她可以到咨询室给大伙做饭。

保姆一开始强烈拒绝,她认为自己没做过大锅饭,肯定做不好。

但在女咨询师的鼓励下,保姆开始研究菜谱,并接受了挑战,结果做得非常出色。

再后来,夫妻俩觉得保姆应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决定注资给保姆开饭馆,又遭到强烈拒绝。

保姆无法想象自己给几百人做饭,那肯定是手忙脚乱,错误百出。

但在两位咨询师再三鼓励下,保姆还是开始思考菜单、煮菜的方式,以及饭店的运作等。

最终,店真的开起来了,并很快有了起色。

保姆多次拒绝,是因为她的「系统一」自动地根据现在的能力,为自己的未来下了个结论。

她觉得自己从乡下来,什么都不懂,没做过其他太出息的工作。

因此,大脑的「限制器」,让她将自己限制在一个普通保姆的角色中。

幸运的是,咨询师夫妇一直提醒她不要看扁自己,鼓励她去思考如何面对更大的问题。

经过引导,保姆开始慢慢相信,自己是可以成功的。

其实,大多数人是能够做更厉害的事情的,制约他们的不是能力,而是大脑里的「限制器」。

而一旦我们突破了「限制器」,力量就会不断增长,征服一件又一件原本无法想象的事情。

用追问法解除「限制器」

那么,我们可以怎样动用「系统二」呢?

有一个简单又有力的方法就是:不断追问。

有位朋友对心理学感兴趣,她一直念叨要考硕士,但迟迟未开始。

当她第三次这么说时,我问她:是什么让你还在这里说,而不是抱着书开始啃的呢?

她重复着那些所有人都有的抱怨——

每天工作10+小时,回家不可能有精力看书;

快要到考研的时候了,根本来不及备考;

就算考上了,几十万的学费怎么凑起来呢?

她说了很多,本质就是在说自己有诸多的「限制器」,没能力去突破。

这其实就是她的「系统一」在运作,目的让她避免痛苦和挫败。

于是,我尝试提醒她,她的很多困难,可以转化为具体的难题。

我先问她:你说学费存不下来,那你每个月的消费是多少呢?

她说了一个数,很明显是有节省空间的。

我又问她:现在如果你要凑够这么大一笔钱,你是否愿意每月少花一点,那么一年来就能攒X万。加上你的存款和副业的收入,3年内你估计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了吧?

她略有所思。

我继续:“如果你觉得心理学很难,考研又在3个月之后开始,那我们都同意没办法今年拿下。

但你可以花几十块钱报个名,去体验一下考试的氛围,然后回来接着备考。

如果上班辛苦,那就不要逼着自己考明年的,我们建一个3年计划,再干两年,钱攒够了就辞职,再全力备考半年。

你觉得按你的能力和这样的计划,能考上吗?”

她不说话了。那些限制她考研的因素好像不再充分了。

当汹涌的情绪被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时,她就只需要对问题做一个判断:

能做到,还是不能做到?

正如目的地是自带道路的,问题也是自带解决方案的。

我们只需要选择是否踏上去。

用「系统二」驱动的“难题的视角”,还能产生一个更可贵机制:

每解决一个小小的问题,她的成就感就可以累积一些。

例如,她这个月果然少花了块;

她开始去了解院校了,买了对应的参考书;

她上个周末在咖啡厅度过了一个充实的自习日。

这些都是一个个里程碑,反复提醒着她——这事儿,有进展!

就算某个动作失败了,她也知道是哪里没做到位。

而不是漫无目标地怪自己行动力太差,没有天赋。

当畏难情绪,转变为苦思冥想解题方法,她心里就有底了。

写在

,分享一个我最近看的演讲,是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老师“改造”一个差生的故事。

这位学生,成绩差得非常典型。

上课不听课,下课抄作业,回家不复习,语文只考了8分。

魏老师的 反应,不是责备孩子,而是通过一番话,让孩子重拾了信心。

他说:你一不听课,二不写作业,三不看书,但考试还能得8分,这不是说明还有点天赋么?

这么一说,孩子开始觉得卷子亲切起来了。

魏老师接着说: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套卷有没有你不服气的题。

孩子说:汉字拼音题,如果自己死记硬背,肯定能拿下来。

于是接下来几天,他不听课,自己去背这些汉字。

很快他就掌握了这些生字的音形义,2分到手了,卷面分变成了10分。

接着要解决文学常识问题,孩子又花了一周去抄去记。

很快,这些分也拿下了,卷面分到了16分。

是作文,之前他不会写作文,考试交白卷。

魏老师就让他每天写日记,不会就写几句,会就多写。

两个月下来,孩子能够交上字的日记,所以只要他把作文给写上,怎么样也能拿到20分。

当孩子不再考虑自己什么也不会,而是专心思考自己能够拿多少分,他的学习能力才真正派上用场。

因为,他不再用负面情绪去强化自己的「限制器」,而是认真用「系统二」的“问题-解决方案”的思路去面对学习。

孩子的自信心变强了。

当他相信自己能够听明白语文,做得对题目了,他便开始不断重复这个过程。

于是,经过半年学习,他的成绩从8分到36分, 到60分及格了。

不仅是孩子,其实成年人也适用「系统二」的思维。

很多人觉得自己活到30岁,该发展的能力似乎都发展了,很难继续成长。

但,这何尝不是被头脑里的「限制器」控制了呢?

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的困难。

但如果我们不是一碰到就逃跑,而是静下心来想想可以怎么做。

说不定,很多人都会变得不一样。

作者,黎响;责编,陈沉沉。

本文原创首发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27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