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4/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咨询,对我来说就像是每周去上一次心灵的健身房。”这是几年前的一位案主和我分享的心得反馈,这个比喻我相当喜欢,也很认同。

咨询和健身有许多共通点,例如,会选择去健身的人们,不见得都是生病体虚的人,有人是想健身来恢复体能、有人则想加强部位雕塑、调整体态等,还有些人是单纯想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来提升生活质量、散发自信;咨询也是类似的道理,不论是恢复心理的弹性与韧力、加强特定议题的调适或决策能力,还是提升对自我的信心、生活的热情、关系的质量等等,只要你希望有所不同,都可以是你进行咨询的动机。

还有另一个共通点,咨询和健身的成效,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来累积,也很仰赖你是否足够信任这是一项“专业”,并试着与对方合作,同时学习为自己负起责任,确实参与和练习。

近几年进行“心理咨询”已经是越来越普遍的日常行为,许多人是因意识到生活中的情绪及身心状况出现起伏变化,需要有人一起讨论调适与因应的方法;也有许多人是曾经历重要的生命转折或冲击事件,需要找到适合的方法疗愈自己并找回复原力。

上述这些,难道朋友不能做吗?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我家就有switch健身环,何必要上健身房去找健身教练?”

是的,也许对部分人来说,咨询真的不是必须,但如果真的要说,找心理师咨询跟自己看书写日记自我疗愈、或找朋友讨论,还是很不一样的历程,你仍然能就自己的需求选择对你有帮助的方法。

为了让更多对咨询历程抱有好奇的读者们,也能一窥究竟,以下从心理专业的角度,为各位整理出几项“心理师”与“朋友”的大不同:

01

情绪劳务的承受力

不论是倾听、同理、分析还是挑战,这都是相当耗费专注力的思考历程,大多的压力事件及负向情绪带来的冲击度,不见得是“朋友”应该理所当然去承受得,尤其长期无偿的情绪劳动,也可能带来个人及关系上的损耗;而心理师的专业训练过程本就相当强调专业界限、自我身心照顾等议题,持续的进修,也让心理师有系统地帮助自己提升在情绪劳务中的承受力。

02

角色的变化与弹性

当我们单纯以“朋友”的角色陪伴他人时,常出现“心疼不舍”、“忿忿不平”、“着急的想帮忙解决”、“想拯救他”等状态,有时也夹杂“疲惫”、“不耐烦”的情绪,通常好朋友或家人都会很希望对方的烦恼赶快消除掉,因此较难拿捏给建议的力道,甚至不小心卷入其中,公亲变事主也是常见的。而心理师会切换不同的专业角色,在你脆弱时贴近你的感受、迷茫时给予引导、成长时试着放手。

03

关系模式的洞察力

我们可能都有经验,当朋友有烦恼时,相对会觉得“旁观者清”,看事情可以比较果断、没有盲点,也因此很快下了定论,在回应朋友的困扰时,也较易陷入线性因果的思维。然而,大多心理议题都是多元脉络下的产物,难以断言,因此,心理师在专业养成过程中,着重系统性的观点,并将议题放在文化脉络下思量,相对更能洞悉关系互动的状态,并看见时间纵轴与时空广度下的模式演变。

04

严谨的伦理与保障

不论是找朋友倾诉,还是找心理师咨询,都相当仰赖双方的“信任”,朋友间的义气相挺令人动容,但当谈及更深入或更不为人知的私密心里话时,反而会顾忌对方对自己的看法、也会担心对方是否能严实保密,或是确认自己不会因倾诉心事而受到伤害与求助无门;相对的,以第一次咨询而言,心理师虽是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但专业角色背后有着较严谨的伦理约束与实际法律规范,严守保密、也强调以个案的最佳福祉行事,这些前提奠定了关系的信任基础,也形成对双方关系的保障,随着晤谈次数增加,案主与心理师的信任关系也会更稳固,更有机会创早崭新的良好关系经验。

05

明确的架构与目标

与朋友聊聊的好处是,当你有需要,随时可以传个讯息或打通电话就能找到对方,朋友也许不会有“需要预约”或“休诊”的问题;然而心理师维系固定的治疗架构也有其必要性,确认下来的时间、稳定的谈话频率都是案主学习规划生活、创造安定感,并学习为自己负责等重要意义。另外,心理治疗并不会是漫无目的的漫谈,心理师会依据对案主的理解,与你分享接下来值得深入的方向或议题,你在当中也有对等的自主权,能随时提出你的意愿与想法。

事实上,生活中有朋友能聊聊是件很棒的事,也意味着个人拥有人际支持资源,但就实际面而言,找朋友谈心与找心理师咨询,可以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与管道,两种方法可以并行、也可以有所取舍,但不会是只能二选一的难题,最终仍视自己在当下需要什么而决定。

原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34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