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或接触过情感咨询的人应该知道,基本上情感咨询的价格会是块一个小时起步,有一些咨询到块每小时不等。之前在机构里的时候,我个人的咨询最高到一个小时左右。那么为什么情感咨询服务这么贵呢?第一、需要情感服务的人太多,从事该行业的人相对较少,有实力的人更少不说情感咨询师,就是传统的心理咨询师,随便让一个普通人去找,都不一定能找的到。在本就不多的群体里找到靠谱的就更不容易了。很多从事情感咨询的咨询师,未必是心理学出身,有很多属于“经验流”、“江湖派”。这群人,从事情感咨询未必不有效,他们往往可以提供很多有效且接地气的建议和指导方案。如果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小白,往往能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和这样的导师合作,可能会出现“执行力”够不够、以及知道操作但不懂原理的问题。比如,很多人之所以会出现婚姻问题,是自己原生家庭自身带来的问题,就像焦虑型依恋风格的女孩儿。当她发现爱人有小三或者不喜欢自己之后,自己的内心是很着急、焦虑的。愤怒、不安、恐惧等等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而在矛盾初现的前期,保持稳定的状态对修复感情是极为重要的事情。但对于焦虑型的来访者这时,让她不去打探或者电话轰炸自己的爱人,是很难做到。一个焦虑型的女孩儿会想尽理由去确认,满足自己对安全的需要。这个时候,实际上需要讨论的是她内心的恐惧,对原声家庭或者内心不合理的信念做诸多探讨。而这些,则是“江湖派”老师的弱点。所以,在情感咨询中,很多时候可以给一个可执行的方案,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执行下去。除此之外,有很多“江湖派”的老师脱单很厉害,比如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PUA,几乎成了众矢之的。他们有很多技巧,但是有一些技巧,比如打压,在亲密关系中会让爱人对自己言听计从,但是这种行为实际上阻碍了在有段关系中两个人共同成长的可能。并且这种关系建立的基础是精妙的控制,而不是基于彼此的信任。表面上的有效实际给关系的内核埋下了隐患。和“江湖派”咨询师对应的是纯“学院派”咨询师。记得之前有个来访者去找一个有着很丰富受训背景的自身咨询师,两个人聊了二十分钟不到就崩了,原因在于,那个咨询师让这个客户承认自己是个“病人”。很多从事心理咨询的咨询师,由于没有经过足够时间的个人体验,其内在的一些问题尚未被足够的审视,并且大量理论的灌输,并不能融会贯通导致其咨询只是停留在理论上的理想状态。在情感咨询中,比如和老公就要去民政局领离婚证了,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告诉客户该怎么谈,而不是去管那些积压已久的“不良认知或行为”。而这些很多“学院派”咨询师是不愿做,或做不到的。真正的成熟的情感咨询师,不仅需要有深厚的心理咨询的功底还需要了解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技术。而这对咨询师的要求就很高了。所以,如此说来,数来数去,真正能做好情感咨询的人不多。所以,也就造成了这一行不便宜。第二、渠道费用和销售成本大部分寻找情感咨询的客户,很少有能够直接遇到成熟的情感咨询师的,最初接触情感咨询师的方式是通过各个机构。看似是自己留下了信息,然后就有相关的机构和自己联系,很温馨的服务。实际上这温馨服务背后却是情感咨询机构巨大的流量成本。无论一个客户最后是否成交,大的平台如百度、美柚等等把这些客户分配给不同的机构,当机构接收了这些客户信息就需要向平台支付流量费。并且这个流量费并不便宜,甚至会是很多互联网咨询公司最大的成本源。理想的状态十个客户成交一个,十个客户的流量费就可能有成百甚至上千。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那么这部分前自然需要从咨询费里出。除了流量费,很多情感服务会有分析师和客户免费沟通,沟通肯定是以成交为目的,这些分析师本身的工作成本自然也是出自客户身上。加上公司其他的运营成本,看似是一千块一小时的咨询,实际最后咨询师可能只是得到了一两百、两三百不等。想象以下,之前文章提到过,情感咨询服务面对的案子又是十分棘手。客户对咨询的期待是几千块一小时的期待,而对咨询师来说做的确是几百块一个小时的咨询,中间的落差,以及职业倦怠等问题的出现,都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所以,如果有机会能私下跟随咨询师咨询,那么其咨询成本和咨询师对咨询的态度多少会有所不同,但是又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上,如何找到一个靠谱的咨询师以及如何找到客户,对咨询双方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现在有很多平台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了,比如Knowyourself,是我最推崇的一个平台,但是因为没有深入的了解,是否会出现太“学院派”的咨询风格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无论是“学院派”还是“江湖派”一个真正学明白的咨询师,无论是理论功底还是具体操作,他们都有能力应对,并给予启迪。第三、情感咨询试错成本太高正如上一条所讲的,好的咨询师难寻。加上情感服务本身收费很高,这就导致了试错成本更高了。记得我有来访者告诉我,在遇到我之前已经花了好几万,什么都没学到,还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有很多情感咨询机构,是以销售为主导,并不是真的以咨询解决问题为主导。其咨询是以来访者“爽”为目标,只要客户不闹,给一些小的意见指导,拖完咨询周期,然后就是你要不要续费。换一家机构可能又重新从头开始,如果继续在这家咨询虽然学了点儿东西但是总觉得还不够。最后来回折腾了几回,可能没遇到好的咨询师,最后撑不住了。浪费钱不说,自己心里也很受伤,并且时间、机会也浪费掉了。这里提几点,如果你的咨询师经常批评你并且在咨询的过程中让你感觉自己哪儿都不好,哪儿都不对那么你可就要注意了(就像文章提到,咨询师如何发挥作用的,真正的咨询即使不一定有很快的进步,最起码能让来访者找到稳定安全的感觉,而不是一直否认自己。让来访者不停的否认自己,是一种打压的策略或者说是一种攻击,其目的很可能是为了让来访者购买更长的服务)。如果咨询关系长期处在一种对抗的状态,自己也要思考了(在咨询中和咨询师出现对抗、紧张、矛盾是正常的现象,但是一般在这样的状态下,咨询师会对这段关系进行反思,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种状态是不是自己平时和别人的相处状态,以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被后的诉求是什么)。除此之外,如果你觉着自己完全控制了咨询师,或者说咨询师很听自己的话那么自己也要小心了(这部分情况大部分是来访者有很强的控制欲或者很强势,在情感咨询中,为了防止退费等情况的出现,一些功力不足的咨询师是不敢指出来访者的问题的,在这种情况下,来访者会像在日常生活中控制其他人一样控制咨询师)。在咨询中,如果觉着和咨询师不匹配,尽早提出更换咨询师,这是来访者的权力。并且,在真正的咨询中,不是咨询师可以应对所有的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中真正确定咨询前,会有一次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访谈,以确认双方是否匹配,而在情感咨询机构中,更换咨询师可能会影响咨询师甚至咨询师小组的绩效或者大家对咨询师的认可。于是会出现,能搞定最好,不能搞定拼了命也要搞定。那么最后,是不是花了大价钱就一定能遇到好的咨询师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花钱挽回前的犹豫、怀疑、侥幸、自得》里提到,很多人不得不选择情感咨询做最后一搏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销售思考的只会是如何开更高的价格,并且会在来访者能接受的范围内尽量高的太高价格。就我所了解的诸多情感机构中,有一些机构,高价确实会遇到更高级的咨询师,但是更多的机构实际上只是根据客户的着急程度和收入水平报价,最后做咨询的不一定是高级的咨询师。此外,不同机构水平良莠不齐,一些机构所谓的资深咨询师,其实力也有待考量。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同的人对咨询师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有些人觉着很好的咨询师可能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很水,这是因为咨询师的个人风格和受训背景会影响其咨询的态度和方式,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咨询师也很是自然。但是随着咨询功力的提升,咨询师能够处理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的来访者。在情感机构中对咨询师的考核未必是咨询功力,也有可能是开单能力。所以这也就导致了不一定所有的机构花大价钱,就能遇到好的咨询师。那么该如何找到一个相对有实力的咨询师呢?选择大平台、咨询师数量多的公司。在和销售人员沟通的时候,去感受其专业程度。不要想着花几百或者一两千块试水,在机构中很少有优秀的咨询师会去做试水的咨询。去当地的咨询机构,寻找能够面询的咨询师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就是寻找一些有实力的个体咨询师。最后,在依靠包装和流量的时代,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咨询师,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如果遇见了,且行且珍惜。欢迎大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7559.html |